以青年之智浇灌童梦沃土,用创新之火点亮社区学堂。7月7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深入盐城市亭湖区先锋街道健康路社区,为学龄儿童量身定制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公益学习盛宴。这支充满活力的青年队伍,将红色基因、文化底蕴与趣味实践熔铸于一体,通过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多元课程,有效激发了社区儿童的求知热情与创造潜能,为炎炎夏日注入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教育清泉,也为社区教育模式的优化升级提供了生动鲜活的青年实践样本。
晨间启智:诗文润心田,童言探真知
清晨的柔光漫入亭湖区健康路社区活动室,孩子们目光灼灼,静候知识盛宴的开启。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的志愿者精心策划了一场文化探寻之旅,主角定为“诗仙”李白。志愿者以生动语言描绘其携酒行吟的洒脱与不凡经历,孩子们沉浸于这诗意的世界,踊跃提问,课堂氛围活跃。一位小女孩课后兴奋地分享:“原来诗句里的天地,比故事书更加辽阔奇妙!”课堂随后巧妙衔接至图画书《井底之蛙》。当斑斓的画面呈现,所有目光瞬间被锁定。面对稚嫩的提问:“青蛙为什么不想跳出深井?”志愿者并未简单回应,而是引导孩子们成为“情节探索者”,在交流与畅想中自主领悟生活的广阔。知识的火苗既已点燃,更需趣味活动添薪助燃。紧随而至的“数字接龙”与“音乐座椅”环节,让活动室成为欢乐的海洋。孩子们在跑跳中挥洒童真,更在紧张的数字接力里磨砺思维。当一名男孩敏捷跨越数字“14”并高举双臂时,演算能力已在纯粹的欢愉中悄然提升。
创意工坊:妙笔绘童真 实践悟新知
午后的时光属于自由奔涌的想象力。艺术创作课堂上,教师虽展示了猫咪与甜筒的图例,孩子们笔下却流淌出独属自己的奇思妙想:头戴高礼帽的绅士猫、霓虹旋涡般的冰酪……志愿者深受启发:珍视与呵护这份天然的童趣,远比传授所谓“标准”技法珍贵百倍。课业辅导中,个性化引导处处可见智慧闪光。面对除法难题,教师信手拈来糖果作教具,抽象的数理关系顷刻化为可触可分的具象。“原来数学也能这么有趣!”孩子眼中困惑的云雾散去,闪烁出惊喜的光芒。语文学习则化身为一场“自然探秘”——为切身感受课文《夏夜多美》的意境,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走进社区花园,寻觅真实的流萤微光。当那点灵动的绿芒在暮色中倏忽闪现,文字瞬间被赋予了呼吸与生命,孩子们在日记本上郑重地记录下这个充满发现的美好时刻。
红色传承:星火耀征程 稚手绘丰碑
历史情怀的培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围绕“回首漫漫长征路”主题,志愿者通过饱含深情的叙述与互动问答,再现了红军长征那段气吞山河的壮阔史诗。孩子们深受震撼,纷纷提笔,用纯真的色彩描绘心中的英雄形象。一位女孩在画纸上细腻勾勒出“红军战士无畏攀登雪山”的感人场景,动情地分享:“他们的事迹,比任何惊险故事都更让我崇敬!”活动临近尾声,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夏日印迹采集”写作实践。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社区中搜寻季节的独特馈赠。一名男孩高举寻获的翠绿西瓜奔回教室,以此为灵感,文思如泉涌,落笔写下三页充满童趣的文字,字里行间满溢着对生命成长与珍贵的初萌感悟。
暮色收获:依依赠别情 星火照前路
夕阳的金辉温柔地铺满活动室,依依惜别的时刻悄然而至。孩子们将精心绘制的图画和珍爱的贴纸塞进志愿者手中,无言的感激胜过千言万语。整日活动中,青年学子始终以耐心为舟楫,以妙趣横生的故事和互动为风帆,引领孩童遨游于知识的碧波,在自主探索中点燃了持久不熄的求知热情。诚如家长王女士的感言:“孩子回家后,仍滔滔不绝地讲述李白的诗行与红军长征的壮举——如此鲜活灵动的教学,真正敲开了他们的心扉。”此次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的公益之行,不仅为健康路社区的孩子们编织了一幅绚烂多姿的盛夏图景,更以其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实践,为社区教育模式的优化升级贡献了珍贵的青年方案。志愿者们播撒下的智慧星火,必将在更多纯净的心田生根、抽枝、绽放,照亮稚嫩身影通往辽阔未来的成长征途。
(通讯员 沈轶凡)

图为志愿者在为小朋友们讲解。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沈轶凡供图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合影。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沈轶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