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破资助政策宣传的刻板模式,让学生更主动、更轻松地了解资助体系,6月26日,材料与化工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在图书馆门前,开展了一场 “盲盒里的资助课” 主题活动,用创意形式架起政策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活动开场,实践团队有序引导同学们填写资助政策问卷。问卷题目围绕助学贷款、奖学金、困难补助、勤工俭学四大板块设计,小到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细节,大到奖学金的综合评定维度,既有对基础概念的 “灵魂拷问”,也有申请流程中的 “关键卡点”。填写过程中,不少同学遇到 “知识碰撞”:有人对 “困难补助申请需提交的家庭情况证明材料” 含糊不清,有人混淆了 “不同奖学金的申请时间窗口” 。这些 “小疑惑”,既是对同学们现有认知的梳理,也精准暴露了待挖掘的知识盲区,为后续盲盒互动环节埋下探索伏笔。
最受期待的盲盒互动环节,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实践团队把资助政策拆解成 “知识碎片”,融入盲盒的谜题、场景卡、小贴士中:有的盲盒藏着 “模拟申请勤工俭学岗位,如何写清个人优势” 的实操任务,引导同学理清申请逻辑;有的放置 “助学贷款逾期还款影响解读” 的科普卡,敲响信用提醒警钟;还有的设置 “困难补助二次申请条件” 小问答,补上政策延续性认知。同学们抽盲盒时的惊喜尖叫、讨论谜题的热烈氛围,让资助知识从 “纸面文字” 变成 “互动体验” 。现场同学反馈,“原来资助政策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能玩着学、聊着懂” ,在趣味互动里,资助要点悄然 “植入” 大家的认知体系。
活动收尾时,实践团队成员与同学们围谈交流。团队负责人提到,“我们想打破‘说教式’宣传,让资助政策‘活’起来。通过盲盒互动,不仅要让大家‘知道政策’,更要‘会用政策’,让资助的温暖真正触达有需要的同学” 。参与同学也纷纷分享感悟:2024级新生王同学说,“原本觉得资助申请很复杂,现在通过盲盒里的流程卡,清楚了步骤,遇到困难也敢尝试申请了” ;2023级的李同学感慨,“这种活动让我感受到学院的用心,资助不只是‘给钱’,更是帮我们解决实际难题、安心追梦的支撑” 。
这场以盲盒为载体的资助活动,是材料与化工学院探索 “资助 + 趣味科普” 模式的一次创新实践。它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拉近政策与学生的距离,让资助的温度、关怀的力量,通过一个个盲盒传递开来。未来,学院也将持续创新资助育人形式,让政策宣传更接地气、更有实效,为学生成长筑牢 “兜底保障” ,绘就材化学子逐梦路上的温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