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静 龚琬婷)7月23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走进武汉市江夏区三潭社区,以“冰爽背后的秘密——冰淇淋制作安全与健康指南”为主题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科普活动。活动由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潘晴彦、硕士研究生杨依倩担任讲师,通过趣味讲解和互动,帮助孩子们了解冰淇淋健康指南。三潭社区小朋友们积极参加。
图1潘晴彦引入宣讲主题(李静 摄)
“夏天最馋的一口冰淇淋是什么?你有没有想过,好吃的冰淇淋是怎么做出来的?如果制作不当,可能会有哪些问题?”活动伊始,潘晴彦通过一连串的提问引发小朋友们激烈的讨论,一场奇妙的冰淇淋探索之旅就此展开。潘晴彦以趣味短片的形式为小朋友们介绍了冰淇淋的来源,并强调,冰淇淋的“冰爽”需要安全制作工艺来保障。她讲到,优质冰淇淋的制作对原料的新鲜度要求极高,牛奶、奶油等原料必须经过严格的杀菌处理,而且制作过程中的卫生环境也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冰淇淋存在安全隐患。
图2潘晴彦与小朋友互动(李静 摄)
杨依倩则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教小朋友们如何美味又安全的吃冰淇淋。她告诉小朋友们,购买冰淇淋时一定要先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选择在保质期内的产品;同时,要学会查看成分表,尽量选择成分简单、添加剂少的冰淇淋。“吃了冰淇淋之后肚子疼怎么办呢?”杨依倩提出问题后,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举起小手。蔡绍天小朋友答道:“可以喝点热水暖一暖小肚子!”对于吃冰后出现的肠胃不适症状,杨依倩也给出了快速缓解的方法,她强调,热敷小腹可以使热量促进肠胃血液循环,缓解痉挛和胀气,是缓解吃冰后肠胃不适最有效的方法。
图3杨依倩向小朋友讲解选择冰淇淋的方法(李静 摄)
活动结束后,博士团成员潘晴彦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孩子们的互动让我收获很多,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励着我不断改进科普方式。今后,我会努力把更多专业的食品安全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能听懂、感兴趣的内容。”杨依倩则表示:“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科普工作的意义,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递给孩子们,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我觉得非常有价值。”
图4博士团与小朋友们合照(李静 摄)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为三潭社区的孩子们普及了冰淇淋制作与健康食用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养成了健康的饮食习惯,还搭建了高校与社区沟通交流的平台,让高校的专业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通过这样的活动,拉近了高校与社区居民的距离,让居民们感受到了高校在科普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未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对未来工作有着清晰的目标:持续丰富科普内容,围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其他食品,如水果、蔬菜、肉类等,开展更多主题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不断拓展科普的范围,从社区走进学校、乡村,让食品安全与营养科普惠及更广泛的人群。博士团希望通过不屑努力,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提升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和营养健康水平,为构建健康、安全的食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