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嘉兴大学鹊禾项目团队走进嘉善县西塘镇红菱村,在这片金色的稻浪中,发现了一个传统农业与现代创意完美融合的乡村振兴典范。短短两天的调研,让团队成员们见证了"一粒米"如何通过跨界融合,演绎出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在红菱村,农业不再是单一的种植业,而是演变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团队惊讶地发现,这里的村民既是田间地头的耕耘者,又是文化创意的传播者,更是乡村旅游的服务者。这种多重身份的转换,正是红菱村乡村振兴的独特之处。
废弃水塔的华丽转身堪称资源活化的典范。通过3D投影技术,这座曾经被遗忘的建筑如今化身为展示稻田文化的动态画布,光影交错间,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数字艺术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新晋网红打卡地。
稻田咖啡馆则完美诠释了"农旅融合"的创新理念。"红菱米发发"特调咖啡将稻米的醇香与咖啡的浓郁巧妙融合,屋顶的观景平台让游客得以在品味咖啡的同时,将千亩稻浪尽收眼底。这种独特的消费体验,让农产品附加值得到几何级提升。
在稻作文化馆,VR插秧体验、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一粒米的旅程"。亲子DIY区的饭团制作、米糕烘焙等活动,则让农耕文化在互动中得以传承。这种寓教于乐的体验设计,成功吸引了大量研学团队和家庭游客。
更令人惊喜的是,一座废弃仓库经过创意改造,变身为"谷粒Mall"文创空间。这里不仅有以"小谷粒"IP为核心的各类文创产品,还定期举办农民丰收节等主题活动,让传统农耕文化以年轻化的方式重新焕发生机。
在农业生产方面,红菱村7500亩稻田已实现全程数字化管理。无人机播种、智能监测系统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确保了稻米品质的稳定性,为五芳斋等知名企业提供优质原料。
调研团队深刻感受到,红菱村的成功在于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通过"租金+薪金+股金"的多元收益模式,村民得以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这种可持续的发展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红菱村的实践告诉我们,乡村振兴需要跳出传统思维。"团队负责人总结道,"将城市消费理念引入乡村,用商业思维重组农业资源,以文化创意提升产品价值,这才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