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育英计划”实践团:开展手绘团扇活动助力提升学生色彩认知与创造力
作者:刘孜璇 张梦茹 范章悦
为深化乡村美育实践,推动青少年艺术素养培育,山东理工大学"育英计划"实践团于7月21日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镇洼子村,开展以"传统团扇工艺与现代艺术创作"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艺术体验,系统提升当地青少年的色彩感知能力与创新思维水平,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同学们进行指导
活动以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形式有序推进,实践团成员先向同学们介绍团扇的历史文化。激发同学们对这一传统工艺品的兴趣。实践团成员们讲解有关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构成原理、色调搭配法则及视觉传达效果,并通过现场调色演示,直观呈现色彩混合规律与艺术表现技巧。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讲解
在手绘环节,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分发空白团扇、颜料和画笔,鼓励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独特团扇。孩子们把洼子村的田园风光融入画中,金黄的麦田、错落的房屋,展现对家乡的热爱。
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全程提供专业指导与心理支持,通过个性化辅导方案,帮助参与者突破创作瓶颈。针对色彩搭配困惑,采用对比实验法引导其探索色彩关系;针对创作畏难情绪,通过正向激励机制建立艺术创作信心。该教学策略有效促进参与者在实践中深化色彩理论认知,提升艺术创作能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查看成品
实践团成员在活动过程中始终陪伴在同学们身边并给予指导。实践团成员对同学们给予鼓励,帮助树立创作的勇气。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完成自己的作品,更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色彩认知能力和动手创造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成果展示
活动成果验收环节,同学们通过作品展示与创作分享,系统呈现学习成果。经现场调研反馈显示,参与者普遍表示通过活动实现艺术认知与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此次实践活动成功构建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艺术教育相融合的创新模式,对丰富乡村青少年美育资源、提升综合素质具有示范意义
实践团成员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机制,开发更多具有学术性、实践性与创新性的教育项目,为乡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持与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