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焕新颜,清波绘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22 阅读:
七月盛夏,蝉鸣阵阵。7月3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萤筑绿实践队奔赴漳州市漳浦县新厝村,开启了生态治理调研实践。这场以“污水治理”为核心的探索之旅,不仅揭开了乡村水环境蜕变的奥秘,更勾勒出一幅生态与民生共赢的鲜活图景。
沿着村道前行,一汪碧水映入眼帘:岸边香蒲摇曳,美人蕉盛放如霞,小鸭悠然戏水,泛起层层涟漪。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水体黑臭、蚊虫肆虐的“生态痛点”。村支委工作人员口中曾经水体发黑发臭、旁边旱厕分布的水塘与眼前的诗意景象形成强烈反差,不禁让人追问:这片土地如何完成从“生态困局”到“田园画卷”的蝶变?
据镇负责人介绍,新厝村的蜕变始于一场“精准施治”的生态革命。面对水体污染难题,当地政府联合专业机构,根据受污染水体相关指标,开出“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系连通+资源化利用”的综合药方,并将生态修复与资源转化作为治理核心。
在相关人员带领下,我们走进了新厝村生活污水处理厂,见证了科技赋能的治理智慧。在污水处理厂里的告示牌上,我们得知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格栅—调节池—一体化设备—消毒—巴氏计量槽”工艺,经过多个步骤并在多种微生物作用下让污水“改头换面”。处理后的清水排入坑塘,经水生植物与增氧机二次净化,最终汇入大海。我们也采集了污水处理厂的相关水样,为进一步的化学分析作准备。
更令我们惊喜的是,新厝村成功将“污水”转化为“活水”,实现了对污水资源的再利用。达一级标准的再生水,通过智能化灌溉系统输送至45亩农田,滋养出闻名遐迩的六鳌地瓜。“生态循环、农水农用”的模式,不仅破解了灌溉难题,更让农产品品质跃升,带动村民增收。如今,塘边新建的健身设施与正在规划中的公厕,让曾经的“污染死角”变身村民休闲的“幸福港湾”。
在与漳浦县政府工作人员的访谈中,我们获悉,新厝村的经验将作为样板向全县推广,龙美村黑臭水体治理已纳入重点工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贯彻于工程师精心设计的生态方案,以及每一滴再生水润泽土地的生动实践中。
从黑水横流到清波荡漾,从生态短板到发展优势,新厝村的蜕变,不仅是乡村振兴的缩影,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寓言。当科技与生态携手,当治理与民生共鸣,每一滴水都在书写着可持续发展的动人诗篇。
作者:黄椅 来源:大学生网报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