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淮北师范大学“银发反诈·童心防溺”乡村安全教育实践团奔赴淮北市烈山区凤凰小区,聚焦乡村“一老一小”群体最迫切的安全需求,创新开展“反诈防溺”双线并行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社区儿童的合影。 宋欣 供图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们分组行动。一组针对社区老人容易成为诈骗目标的情况设立“银龄守护站”,另一组针对暑期是儿童溺水事故的高发期设立“童心护航站”。
此外,团队成员们还精心设计了彩色的宣传手册,深入社区各个角落,通过发放安全知识宣传手册、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演示等形式,为社区居民送去实用的安全知识,为乡村安全防线注入青春智慧与温情守护。
情牵银龄安康,筑牢反诈“防火墙”活动中,实践团将“银龄守护站”动起来,主动前往老人聚集场所,开展“零距离”反诈宣讲。队员们发放提前准备好的彩色防骗手册,结合近期高发的“养老理财”“保健品”“冒充亲友”等骗局,用方言进行“面对面”讲解,揭露典型骗局。
此外,针对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队员们更是“手把手”教学,从支付安全设置到可疑链接识别,从陌生来电预警到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使用,进行全流程指导,切实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筑牢反诈“防火墙”。

图为实践团成员耐心为老人讲解反诈手册内容,解析常见骗术。 张雨欣 供图
护航童心成长,织密防溺“安全网”随后,实践团在社区文化广场设立“童心护航站”,为社区儿童带来生动实用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队员们采用情景模拟、知识竞答等互动形式,清晰讲解危险水域识别、落水自救与正确施救方法。
孩子们围在实践团成员身边,认真聆听讲解,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团队成员耐心解答着孩子们的问题。一问一答中,“六不一会”防溺水原则已经牢牢记在孩子们的心中。“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孩子们齐声背诵防溺水“六不准”,响亮的声音萦绕在广场上。

图为孩子们在实践团成员身边,认真聆听防溺水知识讲解。 张宽翔 供图
扎根乡村服务,注入青春“守护力”在实践团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此次知识宣讲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一位老人表示:“以前不知道这些骗局,总是担心被骗,听了你们的讲解之后,对诈骗手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后会更加小心谨慎。”
家长们也纷纷对实践团成员表示感谢,认为进行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十分有必要,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也能让家长放下心来。队员们也深刻体会到,守护乡村最柔软的群体,就是守护乡村振兴的根基与未来。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继续用专业知识与青春热忱护航乡村振兴、服务人民安康,为乡村服务不断注入青春“守护力”。
“脚下沾泥土,心中怀真情。”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以“反诈防溺”双线并行为纽带,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守护乡村“一老一小”的切实力量。队员们不仅锤炼了知行合一的能力,更在服务中厚植了乡土情怀。未来,青春的脚步将继续丈量乡村大地,让安全守护在乡村扎下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