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大学学子赴山塘村乡村振兴调研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各地纷纷加大对乡村振兴建设的投入力度,以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为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理念,拓展青年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责任感,嘉兴大学平湖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童心同行、剧绘童梦”实践团深入平湖市广陈镇山塘村开展调研活动。
战略导向:聚焦乡村振兴发展需求
2025年7月,调研团队成员抵达广陈镇山塘村开展此次实践活动,重点走访山塘老街,探寻浙沪交界的千年文化底蕴与协同发展新貌。调研过程中,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当地的乡村振兴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细致观察,充分了解了当地经济现状及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情况并询问了当地居民对本团队项目方案的看法,为后续工作筑牢基础。
实地调研:挖掘山塘村发展密码
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憧憬与期待,团队来到位于浙江平湖与上海金山交界处的明月山塘景区,探寻素有“一桥跨两地,两岸共明月”之称的山塘老街。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团队与政府相关人员、当地村民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山塘老街是明月山塘的核心区域,保留了大量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侧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木雕窗棂、砖雕门楼等细节尽显江南古镇的温婉。沿街商铺中,百年老字号与文创小店相映成趣,既有传承古法的糕点铺、茶馆,也有融入现代设计的手作工坊,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招牌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百年茶馆”“非遗糕点铺”等老字号店门口,不时飘出阵阵诱人的香气,瞬间将人带入旧时市集热闹非凡的场景之中。团队成员漫步其间,听当地居民讲述老街的历史变迁,感受着淳朴的市井气息。
位于景区核心位置的“两岸山塘一家亲”石桥,是连接浙沪两地的标志性建筑。石桥横跨山塘河,一侧属浙江平湖,一侧为上海金山,桥面镌刻的字样象征着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深厚联系。站在桥上远眺,两岸风光尽收眼底:左侧是浙江平湖的白墙黛瓦,右侧是上海金山的红窗朱户,两岸民居风格交融却各有韵味,桥身镌刻的“浙沪交界”字样,无声诉说着两地“同根同源、守望相助”的历史。讲解员介绍,过去,两岸村民靠渡船往来,通婚、贸易从未因“省界”阻隔;如今,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山塘老街通过“文旅融合”焕发新生,浙沪两地联合修缮古建、开发共同旅游线路,让这条老街成为长三角协同发展的鲜活样本。
实践赋能:探索乡村振兴持续新思
此次探访,山塘村的桥、河、屋,让团队领略江南水乡魅力与长三角一体化实践。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碰撞,为团队后续工作提供跨界融合思路。嘉兴大学平湖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童心同行、剧绘童梦”实践团将接续以实践为笔,书写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答卷,扎根基层增长才干,也为山塘村发展汇聚青春智慧,期待以调研成果,为浙沪交界乡村振兴探路,助力更多乡村解锁发展新篇。